时间:2022/8/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丝绸之路作为汉代一条商贸通道,在历史长河中所起到的作用非一二便可概括。西汉丝绸之路以汉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玉门关,最远可至欧洲罗马。自张骞出使西域始,中西方文化得到了有益的交流,经济也得到了良好的进一步发展。中亚、欧洲各国通过丝绸之路获得珍贵的丝绸、黄金以及玉石,而西汉也在交流中获得了地位的认可。

因此作为开辟丝绸之路的一方,大汉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受益的过程中,汉也并非固步自封,通过各种多样性的交流,国家自上而下都有了极大的改变。虽然这些改变在不同的角度有着或好或坏的影响,但总体上对汉代甚至整个华夏民族的发展还是良性的影响,但归根结底令大汉得到了与时俱进,甚至超于当时各国的发展。

一、国家政治上由敌意至合作的转变

自秦始我国便已展开了对外贸易,随着大秦陨落,贸易一度被中断。而汉初年间匈奴、大月氏等少数民族的斗争也令对外贸易频频受阻,尤其对于私人商户而言,出口商品远比对内经销充满危险。

《史记·大宛列传》有载:“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张骞出使西域的最初目的并非打通自长安至西域各国的贸易渠道,而是带有政治目的与军事目的,即联合与匈奴有折辱尊严之仇的月氏国,共同击退匈奴,甚至消灭这一对汉存在巨大威胁是游牧民族。

虽然张骞之行并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但他数年的逃亡奔波中熟悉了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甚至于精通匈奴的语言,为随后西汉开辟丝绸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张骞在西域各个国家的交流,为汉与各国建立了良好的联系,也令诸多小国决心依附于汉。

自此丝绸之路的前身对于大汉领导者而言依旧是一条重要的军事道路,而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此行足迹遍布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于阗等国,并广泛传播汉朝的友好交流意图,于是张骞派遣到其他国家的使者都带着他们所到的国家的使者回到汉朝,“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早于秦时便存在的朝贡制度,在汉依旧得到了发展,西域各国的归顺,使得边疆战乱不断减少,汉最初希望通过出使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攻打匈奴的意愿逐渐弱化。各个国家为汉奉上良驹、宝石等物也随之传入中原。而汉也对各国给予慷慨回报,其中最昂贵也最令各国喜爱的便是丝绸。边疆的稳定使得战事减少,也带来了国内人民生活的安定,大量的对外贸易,尤其丝绸方面更改变了汉朝人民的生活,自此大汉统治阶级层面的对外态度也完成了新的转变,能够以一种更加和平、包容的态度对外交流。

二、人民生活上家庭地位的改变

丝绸之路的开通,让丝绸成为一种重要的货物。仅仅在与匈奴一方的贸易往来而言,“服绣袷绮衣、绣袷长襦、锦袷袍各一,……绣十匹,锦三十匹,赤绨、缘缯各四十匹”,其中“绣”、“锦”、“绨”、“缘缯”都是需要极其精细的纺织和绣工才可以产出的工艺品,而又是需要大量人力制作才能得到的数量,再加上每年他国来朝,大汉回礼,周边各国数以十计,这些工作量仅靠汉朝宫内织女难以完成,大部分需要靠民间征收获得。

丝绸之路使得纺织品成为空前绝后的“热销品”,除却国家每年需要征收一定数量的丝绸,商人和丝绸之路上各个国家来汉的外国人对这些精细纺织品——如丝绸也存在着空前的购买欲,相对于日常生活中自产自销剩余量不多的瓜果面粮,普通人家,或农民平日里甚少使用但可以生产的高档纺织品,成了卖出后补贴家用的一大好处。

而汉又处在小农经济的社会,《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对“男耕女织”的描写。丝绸之路发展之前,除自西周以来“以男子为尊”的思想外,体力逊色于男性的妇女虽然可以帮助家庭操持农活,但一个小农家庭男性依旧是第一生产力,一个以农业为本的家庭组成中,男性的直观贡献往往大于女性,家庭的温饱也与此息息相关。

在丝路畅通、大量纺织品被需求后,虽然耕作方面依旧处于最关键的地位,但却也因此相对而言被削弱。伴随着纺织品在家庭中重要地位的提升,作为纺织品的第一生产者——女性的地位也得到了重视。《汉乐府》一诗《上山采蘼芜》:“……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这首诗讲的是一位被丈夫抛弃的妇女再见另娶新人的前夫,前夫向其诉苦新妇纺织水平远不如这位妇女的故事。“缣”是用双股线纺织而“素”则是由单股线纺织,仅从制作的材料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弃妇纺织的素的繁琐程度要远高于新人制作的缣。而在这样的基础上,文中的丈夫新娶的夫人在纺织的数量上远远不及故人,这两点都非常明显的对比出了差别极大的工作效率。

而为何原本的那位妇女被抛弃?仅仅是因为在样貌上,这位妇女没有新媳妇美丽。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诗中的丈夫没有以当时的视角意识到妇女劳动在家庭中的地位,当新人为家庭带来的劳动生产力远不如抛弃的前妻才追悔莫及。

这也正说明了当妇女在纺织方面达到一定能力时,对于家庭而言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位妇女纺织能力的好坏极大的影响了家庭的生活水平。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男性在封建社会难以动摇的地位使得妇女在享受不可缺少的地位时又被极大的剥削。

丝绸之路使得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的家庭构成更加稳固,而对于统治阶级,则可以更好的控制人民,以防止发生叛乱。后世百年的封建社会也因此得到了巩固,时代的车轮得到了新的助力。

三、饮食、经济文化上的改变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汉首都长安成为一所国际化的都市,除汉在当时国力确实强盛可以担此重任,也离不开领导阶级的鼓励。

在此之前,汉代仍存在“士、农、工、商”的高低之分,甚至于在汉代初期商人被明令禁止穿戴丝绸等纺织品,商贾是一个充满了歧视的职业。但丝绸之路的兴起,国家层面与国家层面的商贸往来远不能满足双方的需求,对于商贾的限制也逐渐退化,而后来,则有了几分鼓励的意味。史书中记载,汉高帝等支持行业以士大夫为尊的封建统治者,在不同的年间于首都长安开辟各种有助于商人贸易交流的“市”,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让步。

专门的市场极大的促进了私人间货物的流通,司马迁也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穷人想得到财富,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经商。虽然在士大夫等阶级中商人仍旧处于不被尊重的地位,但对于同样受到压迫的其他阶级来说,“商人”在人们的观念中逐渐得到改善。

伴随着私人贸易的往来,一些不会被用作朝贡物品的西域货物也流入中原,并且得到广泛的使用。胡椒、芫荽等调味料改变了汉朝人民餐桌上的饮食口味,甚至于传说医圣张仲景为穷人制作的水饺中也加入了胡椒等驱寒祛湿的药食。

在《汉乐府》诗集中,《羽林郎》一诗则描述了长安街边外国人对中原人饮食的改变:“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是说这位西域来的姑娘在长安开设了饭馆,除了卖中原的酒还在经营着自己擅长的“脍鲤鱼”。中原地区一以猪、羊等为佳肴,河流稀少的长安人应该并不擅长烹饪鱼类,可以推断这位胡人姑娘擅长的食物应与她一并来自西域的故乡。作为长安本地人不但接受了这一食物,还将其当做佳肴,也证明了丝绸之路的开辟后,中原地区对进入到汉朝的西域饮食习惯接纳。

丝绸之路不但是一条对外的贸易之路,更是我国历史上早期对外开放的一项政策。“打开”的对外决策使得汉没有固步自封,而是踊跃接纳外来的新鲜事物,虽然在军事方面没有用武力征服周边的大小国家,但在文化输出上也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因丝绸之路,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汉朝没有被任何一方落在后面,用适合自身的改变和其他国家或文化齐头并进,在未来的百年甚至千年间,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古代中国的各个朝代能够不被外来势力轻视。我们也因此知道,“与时俱进”对于国家和文化是多么的重要,开放与接纳对于国家和文化的重要。

参考文献

1.《史记》

2.《汉书》

3.《汉乐府》

4.《汉乐府》视角下汉代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影响研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12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