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决;人点烛,鬼吹灯,勘舆倒斗觅星峰。 这首诗出自魔幻小说《鬼吹灯》,里面把盗墓者描绘成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神秘人。中国有着悠久的盗墓历史,从古到今盗墓者层出不穷。虽然历朝历代对盗墓行为严厉禁止,轻则流放,重则脑袋搬家,但是仍然有大量的盗墓者不惜以脑袋作为代价,也要去趟这趟浑水。究其原因,就是盗墓的回报实在太大,几乎是一本万利的无本买卖。 盗墓贼如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批倒下,另一批顶上。虽然盗墓的历史很长,但盗墓的工具并没有太大的改进。客观上说,对盗墓行业真正起到革故鼎新作用的是近代一个叫李鸭子的人。 李鸭子与洛阳铲 李鸭子,既不是那种家禽鸭子,也不是那种的灵长类鸭子。他是20世纪初生活在河南洛阳一带的农民。据说李鸭子生于年,亡于年。他们家很穷,李鸭子从小替人放牛填补家用,因为天生有点坡脚,走路的时候有点蹩,远远看上去很像是一只笨拙的鸭子,邻居给他起外号曰小鸭子。 但仔细琢磨“李鸭子”更像是一种江湖称号。单从他的名字里便能感受到一股与众不同的气质。在白天,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到晚上,他摇身一变成为技术精湛的盗墓高手。 相传在年,生于河南马坡村村民李鸭子到临近的孟津镇赶集,身为农民兼盗墓贼的他,平时满脑子都是有关盗墓的问题。或许是用脑过度,消耗的能量比较多,李鸭子感觉肚子有点饿,他便走到一家包子铺想吃两个包子。 李鸭子一边吃包子,一边看卖包子的人用夹子从蒸笼里取包子。李鸭子越看越来劲,他想有没有一种类似的工具,戳向泥土里后,能够把泥土带出来。那样要比平时用铁锨掘土容易多了。 李鸭子放下包子跑回家,在普通铁锨的基础上不断改良,最终在一个叫陈印娃的铁匠帮助下,锻造出人类第一把洛阳铲。 洛阳铲的制作工艺非常有讲究,它必须由“铜铁铅”三种金属物质以7:2:1的比例混合锻造而成,再用明矾为辅料涂抹浸泡,既保证铜的柔韧性,又能保持铁的坚固性。 洛阳铲的效率和功能 洛阳铲号称考古法宝和盗墓神器绝非浪得虚名。如果使用者是个老手,要想挖一个直径四五十公、深度二十米的地洞,最多使用一两个小时。这种效率要比拿普通铁锨的效率何止快十倍。 这就是为什么普通人会觉得盗墓贼神出鬼没、神通广大的样子。有时候,他们能够花一夜的工夫,挖出一条人能钻过去的盗洞。这种事对门外汉或许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对盗墓贼来说,只要前期把墓室的布局和盗洞的方位确定,不用耗费太大的工夫,就能成功潜入墓室。 打洞只是洛阳铲的一小部分功能,它最大的功能是能够根据挖出的泥土,判断墓室内部的基本情况。 年春末,考古人员发现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后,继续往东北方向进行探土。考古工作者徐宝山把探铲插入地下5米处时,发现泥土里有一些兵马俑碎片。随后,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俑坑就是这么被发现了。 盗墓者能够根据洛阳铲带回的泥土,分析出地下的土质、墓室的年代以及墓葬的规模等级。 年夏,秦陵考古工作者程学华和他带领的探测队入驻秦始皇陵园进行考古探测。一个叫杨续德的探测队员用洛阳铲探到地表下七米时,从带回的泥土里发现一枚手指肚大小的金泡。经过队长程学华再次确认,认为此处地下存在一片金银宝藏。当探测队又探出一枚银泡和金块时,大家已经有十足的把握断定此处有珍贵文物。最后,他们让埋藏于地下多年的秦始皇陵铜车马重返人间。 盗墓神器洛阳铲 从年7月,秦始皇陵园正式被考古挖掘,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考古人员用“洛阳铲”在秦始皇陵园内共打出探洞七十万个,以每个探洞平均20米的深度(包括垂直和斜穿)估算,加起来至少公里,而地球的直径为公里,长度足够把整个地球打穿。 秦始皇陵被称为人类八大奇迹之一,你很难想象这个震惊世界的发现,就是考古人员用洛阳铲一点一点探测发掘。因为考古是一项精细的技术活,考古工作者想要的结果不仅仅是文物本身,他们必须保证墓室格局的完整性,甚至说考古的文化价值要远远超过文物价值。 洛阳铲就是一种两边卷起来的铁锨,半月牙形的铲头,能够非常锋利地插到地下,它分为各种大小型号,长度从20到40厘米不等,直径在5到20厘米之间。 探测秦始皇陵园时,考古队员所用的洛阳铲都是长度30厘米,直径6厘米的型号。千万不要小瞧洛阳铲,以前的洛阳铲用木质柔韧的材料做木柄,现在都用特殊的合金材料,装上“木柄”后的洛阳铲,干起活来省心省力。 为什么洛阳铲源自洛阳 洛阳铲发源于洛阳完全属于意料之中。洛阳古城是十三朝古都,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全部建都于此。这座城市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四千年的城市史,一千五百年的建都史,更是华夏文明真正意义的发源地。曾长期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转运枢纽。 在那里,曾经诞生过很多帝王将相和无数的士大夫阶层,目前国内数量最多、规格最高、密度最大的墓葬区就是位于洛阳的北邙山一带。 从东周时期,历代达官贵人都希望自己身后能够“入住”北邙山,仅到唐代时期,北邙山已经全部被坟冢覆盖,所以唐朝诗人王仲初曾赋诗《北邙行》说,“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王仲初是中晚唐时期的人物,可见在他生活的年代,邙山已经成为千金难求一席之地。 既然墓地多,肯定盗墓贼也多,很多盗墓贼慕名而来,长期盘踞河南洛阳一带以盗墓为生,久而久之形成古代洛阳特有的盗墓产业。 洛阳铲发明后,立刻掀起一股盗墓的热潮。因为盗墓是见不得人的职业,盗墓者的数量无从考证。曾帮助李鸭子锻造洛阳铲的铁匠,因为当时只有他懂得锻造的工艺,很多盗墓贼慕名前来找他打造洛阳铲,据说那位铁匠一个月内赚到多块大洋,与鲁迅在北大教书的工资一样多。 由于这场盗墓热潮实在太过“流行”,引起民国地质学家袁同礼的重视,他亲自到洛阳北邙山一带实地查勘,并在报告中写到: 洛阳为吾国旧都,古迹甚富,城北城东,古墓尤多。近十余年来出土古物,以铜器为大宗。土人以大利所在,私行盗掘者,几成一种职业,并发明一种铁锥,专作采试地层之用。沿城北邙山一带,盗掘痕迹,不计其数。(载于《燕京学报·二十一期》) 袁同礼在报告中所说的“铁锥”,就是李鸭子发明的洛阳铲。 后记 世间事,难预料。有些事物它就是一把双刃剑,洛阳铲就是如此。洛阳铲在提高盗墓效率的同时,也被考古工作者所利用。直到今天,洛阳铲依然是文物考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装备,甚至北大考古和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依然把洛阳铲作为必修科目。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清朝大学士张英留下的千古名言。那些显赫一时的古人,曾经幻想把生前的富贵带到身后,寄希望于给自己安排一场隆重奢华的身后事。殊不知,从他们萌发这种想法的那一刻,已经注定自己与盗墓者必有一面之缘。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44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