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这老鼠嘴里为何银光闪闪,莫非装着银牙不成?”,年7月6日,漳州市龙海区紫泥镇南书村港西社一个老农看到了一只老鼠,看到它嘴里银光闪闪,以为它镶了银牙。真的会有人给老鼠镶银牙吗?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其实不是老鼠镶了银牙,而是它叼了一个银币,造成了银光闪闪。而这样一件事情竟然和““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联系。发现银币的老农当时还不知道,这些银币可不是普通的货币,而是历史悠久的西班牙币,是当年丝绸之路时期,国外交易流传进来的,是当年海上贸易繁盛的证据。

事情的经过挺富有戏剧性的。一开始老农经过土堆时,忽地有一只老鼠在他面前跑过。本来他是不会在意的,可偏偏那天他被老鼠嘴里闪过的一道银光吸引了,于是多看了两眼。他看到老鼠嘴巴里银光闪闪,犯起了嘀咕:“这老鼠嘴里为何银光闪闪,莫非装着银牙不成?”

这是个玩笑话,谁会给老鼠装银牙呢?于是老农很快意识到,可能是老鼠嘴里叼着银制物品。他好奇地想要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于是就逮住了那只倒霉的老鼠。

嗬!居然是一枚银币。

老农拿着银币端详,上面刻着许多外国文字,根本看不懂。但是他仔细观察之下,又可以看见一些密密麻麻的汉字,不过又不是属于现代汉字。老农猜想,这可能是文物。

回到家中,老农夫妇两拿着这不知名的银币不知道该作何处理,老两口心中明白:如果这真的是文物,自己收藏或者倒卖都是违法的。不敢以身试法的他们于是觉得将东西交给国家。他们将银币拿去了文物鉴定所,让经验丰富的专家来查询银币的真实来历。

专家们一看就知道这不是凡物。银币正面刻着一个鹰钩鼻子的外国人,专家鉴定是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而他身旁的一圈拉丁文则是充分有力的证据。另外上面还有一个显眼的数字——,这表明银币是这个时期铸造的。

再看反面,正中间有一个盾,盾上面刻着城堡和狮子。在古代西班牙,城堡和狮子是他们国家的标志物,分别象征古代卡斯蒂利亚和莱昂王国。

经过专家的介绍,老农终于知道这不仅是古物,还是从西班牙流传进来的古银币。

根据老农的描述,专家们认为这样的银币还有不少,于是立即动身前往老农所指认的地方进行挖掘,果然在那处发现银币的地基处挖出了大量的西班牙银币。根据规定,这些银币全都应该上交国家。

其实在这之前,漳州地区就已经出土了不少来自国外的货币。

例如在年2月,漳州市芗城区青年路旧城改造拆迁的现场,出土了18世纪到19世纪这一段时期的外国银币一百多枚。这一百多枚银币来自欧洲以及其他地区不同的国家,其中就包括了西班牙,还有墨西哥、荷兰、日本等。

还有年3月18日,云霄火田镇瑞堂又发现了16、17世纪的外国货币,它们全都用一个陶罐保存着。

这些银币统称为“番银”。因为在漳州,“番”泛指海外的意思,从海外流入国内的外国银币就称作“番银”。而“番银”的出现和流通,和以前的“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密切关联。

对于丝绸之路,我们都不陌生,它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根本运输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上面的番银西班牙币就是因为这条贸易路线流传进来的。

“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而它的雏形显露是在秦汉时期。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当时中国与南海诸国均有接触。唐朝时,有一条叫“广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就是最早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

明代后期漳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起航港。根据《漳州市金融志》记载所知,年,明朝廷于月港开设“洋市”,“准贩东西而洋”,说明朝廷已经正式允许那些海上贸易。此后,漳州一带与海外的葡萄牙、西班牙等殖民势力的贸易发展逐渐兴盛起来。

海上贸易的繁盛,使得海外货币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尤其是当时的漳州地区。那些海外货币流入中国后,必须得盖上中国商号的戳印才能流通,所以当时老农发现银币上其实还有一些中国文字和划痕,那就是它在中国流通的印记。

老农无意中发现的老鼠竟然叼着银币,谁能想到这银币竟然还是来自两百多年前的海外银币,并且它们的意义还十分不凡。

这些西班牙银币的出土,充分体现了当时海外贸易的繁盛,也更加说明了“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昌盛,为中国与国外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85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