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不太使用首都这个词,基本上都称为京城或都城,也有叫京师的。这里姑且就用“首都”这个称呼。 西汉的首都自然是大名鼎鼎的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了。也有一种说法,说刘邦称帝的时候,一开始是定都洛阳,后来才迁去的长安,这可能是因为刘邦称帝的时候,人还在山东,就近建都洛阳,在距离上更容易实现。事实上在刘邦在娄敬、张良等人的建议下,并没有正式宣布建都洛阳,而是把国都选在了距秦朝故都咸阳不远的地方:长安乡。 长安城设想模型长安这座城市,其重要性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它是第一个被称之为“京”的地方,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在中国过去的历史中,长安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一千多年的建都史,在周、秦、汉、隋、唐这些朝代人们的眼中,长安就是一统天下的中心。 为了等待长安城建成,汉高祖甚至在秦始皇的老家秦国都城栎阳等了两年,一直到公元前年,长安初具规模后才正式搬进去。 今日西安作为西汉首都的长安在随后的岁月中逐渐发展,变得非常繁荣。当然人们今天看到的西安古城并不是汉代的。据考古发现,西汉时的长安城周长达到了20公里有余,这个规模可谓是相当庞大了。在西汉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长安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至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长安成了“丝绸之路的起点”。 汉代皇帝绘像公元8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把长安的名称改成了“常安”,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多久,17年后东汉开国皇帝、刘邦的九世孙刘秀创立了东汉王朝,把长安改称为西京。西京者,是相对于东汉京城洛阳的方位而言,西面京城的意思。这个名称实际上代表了长安是东汉留都的地位,保留着京城的名义。 一百多年后,东汉献帝刘协在大军阀董卓的挟持下,将首都从洛阳迁回了长安,维持了六年。四年后的年,东汉灭亡。如果不是因为最后几年汉献帝被曹操引得迁都许昌,长安就会成西汉的起点、东汉的终点。大汉朝除去王莽时期的十多年,历经年之久,其中有一大半的时间,长安是汉朝的首都,一小半的时间,是留都。长安与“汉”密不可分。 东汉的首都主要是洛阳。王莽篡政期间,把洛阳改为宜阳,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后,定都在这里,并把名称改为了“雒阳”。 今日洛阳雒阳(洛阳之名要等到魏文帝曹丕时才改)作为东汉首都地位维持了年,见证了东汉的兴衰历程。 长安和洛阳,都是中国四大古都,都与汉朝有着密切的关联,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文明的繁荣与发展之地,只是从时间上来说,长安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都城的时间在前,洛阳在后。总结:西汉的首都一直是长安;东汉的首都是洛阳,末年动荡时期迁回过长安、改迁过许昌,这两个变动总时间加起来只有十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92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