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基本都是要结婚的。尤其是生活在中国,一旦到了适婚年龄,不仅会被父母催着结婚,而且七大姑八大姨也会在你耳边不停的聒噪。当然,活人结婚是非常正常的,我们也早已司空见惯。但是,其实死人也要结婚的。我们将死人结婚称作“冥婚”,或者“阴婚”。 我们不禁会问,死人为什么要结婚,这又有何意义呢? 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冥婚,以及其历史渊源。所谓的冥婚就是指为死去的男女寻找一个配偶合葬。有的未婚男女因为遭遇了不测导致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生命,古人认为这是非常不吉利的,认为如果不为他们找门“阴婚”,他们的鬼魂就会出来作祟,使活人不得安宁。因此,我们会发现有些年轻男女亡故后,他们的父母千方百计的会找一个年龄相仿的配偶与之合葬,不仅是为了他们的灵魂能够得以安宁,不至于作孤魂野鬼,同时也是为了他们不来打扰活人,好能够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说起冥婚的历史,也是非常久远了,一直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当然,早在汉代之前就已出现这种现象,只不过未如汉代那么明显而已。《周礼》云:“禁迁葬与嫁殇者。”也就是说当时朝廷法令是明确禁止冥婚的,认为这种做法劳民伤财,会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丝毫没有意义,但却是屡禁不止,根本无法得以杜绝。到了后来,此种风气更为炽盛,愈演愈烈,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人们自然也就觉得理所当然了。 我们知道,曹操有一个幼子叫曹冲,非常的聪明,深得曹操喜爱。可是,天妒英才,这个曹冲十三岁就夭折了,这使得曹操极度伤心。曹操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死后孤苦伶仃,就聘娶已故的甄小姐作为自己的儿媳妇,并将之与曹冲合葬。据《三国志》记载,曹冲“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则流涕,为聘甄氏亡女与合葬,赠骑都尉印绶,命宛侯据子琮奉冲后。”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连曹操这样的统治者都崇尚冥婚,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其他人也就可想而知了。 到了宋代,冥婚现象越来越盛行。据康誉之《昨梦录》所记载,当时凡未婚男女死亡,其父母必定会托“鬼媒人”说亲,然后占卜,若得允,即刻为他们做冥衣,举行合葬。元代继承了宋代的这一现象,如《元史·列女传》所载:“子弟死而无妻者,或求亡女骨合葬之。”到了明代也是如此,《明史·列女传》亦载:“杨死而其未婚妻殉;刘伯春卒,而其聘女亦如之,后皆迎柩合葬。”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明代妇女的贞节观很明显比前朝更为强烈。这一时期,民间出现很多的贞洁烈妇,朝廷往往大力提倡这种现象,并为她们立牌坊旌表。到了清代,就更不用说了,冥婚现象发展到顶峰。一直到了清末的北京,仍有这种现象残存,并称之为“搭尸骨”,至于男女双方亲家则称为“尸骨亲”。由于是阴魂,所以一般会在夜间举行。有时候,人们在安睡之际会忽被街巷的锣鼓声所吵醒,会发现有人抬着一顶轿子,前面有各种鼓手、唢呐手在吹奏前行。 当然,随着“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传入,人们接受了无神论的思想,这种现象有所减弱,但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如今依然保留有这些习俗。 冥婚的历史渊源,我们大致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冥婚又会举行哪些仪式呢? 说起冥婚的仪式,毕竟是和正常的婚礼不同,一直没有固定下来。冥婚其实是非常特殊的,既是丧事也是喜事。我们知道,中国人讳言死亡,一般会将丧事称作“白事”,而将喜事称作“红事”,有时候也会将二者合称“红白喜事”。 一般来说,冥婚也需要媒人撮合,而后双方过门户帖,到命馆(旧时为人卜卦算命的处所)结婚,并取得龙凤帖。接下来就是放定了,一次性完成。男方送给女方的定礼,有一半是真丝绸尺头、金银财宝,一半是纸糊的各式衣服,还有各种首饰等等。而这些东西,女方并不是真要,而是在放定的当天晚上,要在女方的门口或坟头火化掉。当然,这些仪式视各地风俗而有所不同。但有一个仪式是各地都不可避免的,那就是迎娶仪式。迎娶仪式是婚礼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阳婚还是阴婚,都概莫能外。在迎娶当日,通常会宴请高鹏,当然由于是冥婚,也就不像正常婚礼那么热闹了,但该有的仪式还是要有的。而后再经过一系列环节,男女双方便可并骨合葬,这就意味着双方正式成为夫妻。而他们的父母,此后也会以亲家相称。 今天,我们也许会觉得这种现象离我们很远,其实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依然有所保留。其实说起来,不仅在中国,就连国外也会出现类似现象。据新闻报道,年5月11日,韩国已故女星郑多彬之母为其与文在成举行冥婚,而后将二人合葬。 我们今天由于受到科学的影响,会觉得这种现象非常的愚昧,甚至会嗤之以鼻。其实,这不该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态度。诚然,科学自有其道理,但有些事无关科学,科学无法安顿人们的情感。我们作为现代人,很容易接受多元价值,所谓的多元价值就是能够包容差异,即便科学再有道理,也不能专断,也应当尊重别人的选择。 其实社会越进步,价值观越应该多元,人们的态度也应当是越来越宽容的。否则,我们何以自诩现代人?我们如果以科学、理性的名义专断一切,这又和古代的专制社会有什么区别呢?所不同的是,我们借助科学、理性的名义进行了伪装而已! 文:甪里先生 参考文献:《明史·列女传》《昨梦录》《三国志》《周礼》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36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