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7/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有一种文化

对儿童成长好

对家人健康好

对自己心情好

这就是

香境沉香文化

大汉王朝,每一个中国人都倍感自豪的时代。

带给人们无法比拟的骄傲,

至今人们仍把使用的语言称为汉语,

文字称为汉字,民族服饰称为汉服。

在那个时代创造的辉煌,

现在我们依然是无法超越的。

汉武帝时,

汉代的版图,两倍于秦,

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并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

虽是出于联络西域诸国、夹击匈奴的政治愿景,

无意间用13年的时间,走遍36个国家,

却打通了西汉王朝通往横贯欧亚非大陆的交通,

促进了横贯欧亚非大陆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从此,丝绸之路打开。

丁香

丝绸之路上的香料

随之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也传入了中国,

安息国的安息香,

有着丝绸般的温暖香味,能和各种香料融合。

丁香(鸡舌香)、乳香、龙涎香、沉香等,

成为王公贵族的炉中佳品,

蔷薇水,香泽、香脂等成为后宫必备品。

长沙马王堆汉墓就出土了陶制的熏炉和熏烧的香草,

用香药装饰居室成为了帝王们的专利,

如長安的宫阙中有“合欢殿”、“披香殿”等。

为求抑阴助阳使居室温暖,除恶气,多子多孙,

皇后居住的未央宫要以椒(川椒),

及其它香药磨碎后和泥涂在墙上,

因此,皇后的居住之所也称为“椒房”。

乳香

《汉官仪》说:

“皇后居处称椒房,去其实,蔓延盈升;

以椒涂室,取温暖,除恶气也。”

宫廷中的路上也要撒香,

“以椒布路,取意芳香。”

曹植《洛神赋》: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椒涂”即“椒途”,“蘅薄”意为芳草丛生。

《汉官仪》中还有大量的用香仪轨,

“尚书郎入直台中,给女侍史二人,

皆选端正指使从直,女侍史执香炉烧熏,

以从入台中给使护衣”。

意思是官员们上朝还要在怀中揣香,

汉官兴职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等。

据传,自汉代起,

宫中的侍女多持孔雀翎,

其目的就是打扫香灰。

合香,粉墨登场

随着汉代香料品种的增多,

人们不仅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香品,

而且已开始研究各种香料的作用和特点,

并利用多种香料的配伍调合制造出特有的香气,

于是,出现了“香方”的概念。

“香”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衍变,

不再像过去那样仅指“单一香料”,

而主要是指“由多种香料依香方调和而成的香品”,

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合香”。

宫廷的术士开始用多种香药,

根据阴阳五行和经络学说来调配香方,

以满足人们对不同香品的需求。

马王堆一号墓就发现了,

混盛高良葁、辛夷、茅香等香药的陶熏炉。

算是“早期的合香”。

汉代香方中的取君、臣、佐、辅之法,

以香方气韵主导之药为君;养性之药则多臣;

统合环境之药则多佐;

由性及命、促使性命相合之药多为辅,

犹依本性所主而兼复斟酌。

沉香

从史传的部分汉代香方来看,

当时的香方配伍十分严谨,方剂较大。

多为一君、五臣、九佐、十八辅的大配方。

东汉时期《汉建宁宫中香》的香方,

就显示了汉代的这一用香特点。

黄熟香四斤,白附子二两,丁香皮五两,藿香叶四两,零陵香四两,白芷四两,乳香一两,檀香四两,生结香四两,甘松五两,茅香一斤,沉香二两,苏合油二两,枣五两,研为细末,炼密和匀,窖月余作丸,或饼爇之。

可以看出,到东汉时,

不仅香料的品种已非常丰富,

而且香的配方也十分考究,

已经与中药的配制有了异曲同工之妙,

而这种配伍调和用香的方式也一直延用至今。

檀香

无论《尚书》、《离骚》,汉代大赋,

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

书法国画,古琴、戏曲中,

无不含有袅袅香烟婀娜多姿的身影,

无不散发着香品所蕴含的空灵含蓄,

内敛又委婉的独有气韵。

中国文化的众多门类在生成发展过程中,

似乎都与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国用香的历史最少已有六千年的时间,

在六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它既是人们生活的良师益友,

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国人完善人生的根本追求,

性命相和,道德圆满的根本需求。

香境沉香文化

在庸碌的生活中创造出芳香世界

长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9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