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个医院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丝绸是一种适合远程贩卖的商品:轻盈、牢固、贵重、实用、防水、防晒、不破碎、不变质、不易燃。

丝绸之路最早是运输中国出产的丝绸的商道、后来发展为综合贸易之路。有意思的是,丝绸之路这个名字并不是中国人起的,其最早出现于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中国》一书中,年李希霍芬的学生斯文·赫定以《丝绸之路》为名出版了一本书,从此“丝绸之路”这个词逐渐为大众所接受,慢慢传播开来。

李希霍芬——

值得注意的是,李希霍芬和赫定是将欧洲古籍中“丝绸之国”这个词与中国盛产丝绸的现实相结合,半研究半猜测地提出了概念,对整个丝绸之路的深究是不够的。

丝绸之路原本的模样渐渐清晰起来,主要归功于后来的研究。

要说清丝绸之路所有的细节是不可能的,本文只能说个大模样。

狭义的丝绸之路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的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如今已经演变为一带一路计划。

看看古代丝绸之路和现代一带一路何其相似——

陆上丝绸之路源于西汉,除了最为人所知的经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还有南方丝绸之路和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萌芽于汉、发展于三国至隋、繁荣于唐宋元明,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越洋航线。

本文结构——

第一部分;经河西走廊的陆上丝绸之路

第二部分:南方丝绸之路和北方丝绸之路

第三部分:海上丝绸之路

第四部分:丝绸之路的新生

第一部分;经河西走廊的陆上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是最重要、最关键、最主要的丝路。

这要从中国的地理特点讲起了。

中国以北是荒凉寒冷的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以东以南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在掌握大船技术之前是没法远航的(唐朝鉴真东渡只是去日本而已,六次才成功),向西的情况比较复杂——西南方向是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唐朝玄奘取经都必须绕路新疆中东到印度,足见西南方向的难度),只有西北方向可以通过河西走廊和西域取得与中东和欧洲的联系、使得通商成为可能、从而带动更多的文化交流。

所以我们发现凡是控制河西走廊和西域的时期都是中国强盛勇武的时期,而失去河西走廊和西域的时期都是中国偏安文弱的时期。

顺便普及一下西域的概念: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就是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今天的中亚、西亚及印度。

西域在历史上多次得失,最近的一轮是唐朝安史之乱丢失,千年后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西域才再度回归中原王朝——在开疆拓土方面,清朝是有功劳的。

要控制西域,就必须首先控制河西走廊,所以河西走廊的争夺成为关键点。

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东起乌鞘岭、西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被南面的祁连山、北面的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夹成走廊形状,因而得名。宽度在2~公里之间——

河西走廊不但地势低于两侧的山脉,而且被祁连山上的雪水冲击为平原,非常适合游牧民族的马队冲击,和河套地区(水草丰美,良好的养马基地)成为当时的中原政权的防范重点,因为早期中原政权建都在关中平原上,秦朝北方的大军就部署在河套地区。

经过短暂的秦朝,西汉决定出击河西走廊,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为的是国家的长治久安。

控制河西走廊的关键是打败匈奴!

当时的格局大致是这样的——

匈奴主要在蒙古高原游牧(游牧民族的疆域看起来很大、其实非常模糊,毕竟放牧需要走来走去),乌孙与月氏则在祁连山游牧,其中乌孙是和匈奴一样的阿尔泰系牧民,月氏是印欧系牧民,双方都看对方不顺眼,因此冲突不断。

西汉初乌孙被月氏灭国,便去找亲戚匈奴帮忙,匈奴二话不说赶走月氏、砍了月氏国王的脑袋做成酒器,还帮助乌孙在水草丰厚的北疆成功复国,月氏被迫西迁,后来灭掉希腊风格的大夏,建立了贵霜帝国——纵观整个历史,在中国被打跑的游牧民族大多向西,然后轻松灭掉当地人。

此时匈奴意气风发,得意洋洋,西汉感受到了危险。西汉建立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年,汉高祖就急匆匆地出兵攻打匈奴,结果先胜后败,被围在白登(今属山西大同)、差点当了俘虏!

西汉自此韬光养晦、休养生息,医治秦末战争的创伤、通过文景之治积蓄力量。公元前年汉武帝继位,重新启动了对匈奴的进攻计划!为了增大保险系数,公元前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意欲联合和匈奴有仇的月氏一起干。但是,倒霉的张骞一行在河西走廊被匈奴逮住拉到匈奴王庭(呼和浩特)软禁,匈奴还分配了一个匈奴媳妇给张骞、意图软化他。公元前年张骞抛妻别子、和下属们找机会逃跑、继续出使西域的使命!

张骞的矢志不移和后来的苏武牧羊如出一辙,汉朝的使者们太忠烈了!

当时张骞的旅程极其艰难,壁滩飞沙走石、沙漠热浪滚滚、山地冰雪皑皑、沿途人烟稀少、粮食水源奇缺!最后到了打猎维持的地步!随从损失巨大!好在途径大宛、康居时,两国慕名大汉、十分殷勤,否则张骞小分队要团灭了。

然而终于到达月氏时,人家已经此间乐、不思蜀,好了伤疤忘了疼,觉得冤冤相报何时了,自己在中亚混得也挺好。张骞说服了一年也不答应,此间张骞曾渡过阿姆河到达阿富汗,给我们留下了将来“自古以来”的机会。

公元前年张骞踏上回程,想从青海羌人地区走以避过匈奴,不了羌人已经依附了匈奴,张骞再次被匈奴软禁拉到呼和浩特、见到了自己的匈奴媳妇,公元前年乘乱再次逃脱,终于回到长安,前后一十三年——

张骞出发时的一百多人回到长安的仅两人,另有张骞带回的匈奴媳妇!这十三年的时长和玄奘取经时长一样,但玄奘路途更远更复杂,可见控制河西走廊的意义有多大——至少交通好走多了。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最初联络月氏的目的,但其外交努力兼沿途科考为接下来的对匈奴的战争提供了大量的便利。

张骞回到长安的前一年、公元前年,汉武帝的战略进攻已经开始了,当地匈奴进犯河北地区,汉武帝避实就虚、在河套地区打败了匈奴、夺回了河套以南地区,史称河南之战;公元前年的漠南之战也取得胜利,摆脱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夺取河西走廊的条件成熟了。

公元前年,河西之战!霍去病在河西纵横驰骋,一战成名,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而公元前年的漠北之战彻底打垮了匈奴主力,从此匈奴无力大举南下,走上了衰亡的道路。

然后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目的一是联合乌孙、加强对匈奴的战略包围,二是政治宣传、劝说西域各国和西汉合作。张骞的努力还有一个副产品,让中原人民吃上了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萝卜等等,即便作为一个吃货,我都应该好好感谢张骞!

匈奴还在挣扎,西域诸国仍未完全摆脱匈奴的控制,楼兰、车师等国在匈奴的策动下,经常劫掠西汉的使臣和商队。公元前年汉将王恢率兵击破楼兰、赵破奴率军击破车师。公元前年西汉与乌孙王和亲、联合挟制匈奴。同时为了打破匈奴对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控制并取得大宛的优质马,汉武帝派李广利领兵数次进攻大宛、最后攻破大宛都城,使西汉在西域的声威大振,确保了西域通道的安全。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至此畅通。

公元前71年,一直态度暧昧的乌孙终于明确倒向了西汉,匈奴面临两面夹击,加快了衰亡步伐。

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先贤掸率众降汉,西汉政府取得了对匈奴战争的最终胜利,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新疆从此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元前50年,残存的匈奴依然搞事,匈奴的郅支单于头脑发热,斩了汉朝来使,担心报复,跑到中亚大草原避难。康居与乌孙争夺伊犁河谷,败了几次想找帮手。于是匈奴康居一拍即合,郅支单于带领数万人马来到了康居把乌孙一顿狂揍,还要求大宛纳贡。这惹恼了西域都护府的将军陈汤,公元前36年陈汤擅自发兵深入康居境内、斩了郅支单于,将首级呈送长安,奏章里解释了自己的先斩后奏,留下千古名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经此一役,中亚和西域知道了西汉天威,纷纷归汉。匈奴自知实力不济,呼韩邪单于主动求和求妻,于是就有了昭君出塞。丝绸之路日渐稳固并不断向西延伸。

公元16年,西汉已经灭亡八年了,西域诸国受匈奴残部威胁、断绝了与新莽政权的联系,丝绸之路中断。

公元73年,东汉班超随从大将军窦固出击匈奴并奉命出使西域。他率吏士36人首先到了鄯善,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使鄯善为之震服。次年他又说服于阗归附中央政府。就这样又重新打通隔绝五十八年的丝绸之路,并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任命为西域都护,班超在西域经营30年,居功至伟。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到达条支海(今波斯湾),即将渡海时被安息(今伊朗)海商骗说渡海需要三年而止步。此时的丝绸之路已经从亚洲延伸到了欧洲了,安息想作为中间商吃差价、阻止中国和罗马的直接接触。后来罗马派使者到洛阳觐见汉朝皇帝,已经是公元年的事情了。

此后历代丝绸之路不断发展,而且从经商功能增加了文化功能,比如佛教、东正教就顺着这条路传到了中国。

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衰落,西藏吐蕃越过昆仑山北进,侵占了西域的大部,中国北方地区战火连年,丝绸、瓷器的产量不断下降,商人也唯求自保而不愿远行,丝绸之路逐步走向低谷。

北宋版图大幅缩减,未能控制河西走廊,南宋更无法涉足西北地区,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衰落日益明显。

元朝丝绸之路的交往目的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多是以宗教、文化交流为使命,而不再是以商人为主导、因为更低成本的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了。

明朝与元朝类似。

清朝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与此同时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不断发展,海上交通代之而起,使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贸易全面走向衰落。

第二部分:南方丝绸之路和北方丝绸之路

南方陆上丝路即“蜀-身毒道”,身毒就是现在的印度。因穿行于横断山区,又称高山峡谷丝路。

大约公元前四世纪,中原群雄割据,蜀地(今川西平原)与身毒间开辟了一条丝路,延续两个多世纪尚未被中原人所知,所以有人称它为秘密丝路。直至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发现蜀布、邛竹杖系由身毒转贩而来,他向汉武帝报告后,公元前年汉武帝派张骞打通“蜀-身毒道”。张骞先后从犍为(今宜宾)派人分五路寻迹。一路出駹(今茂汶),二路出徙(今天全),三路出莋(今汉源),四路出邛(今西昌),五路出僰(今宜宾西南)。结果这些使者纷纷受阻,顺便诞生了一个成语:夜郎自大——夜郎国问使者:夜郎和汉谁大一些?使者觉得这个问题很无聊,只好回答:你知道吴签和师老师吗?

算了,以上最后一句是我瞎编的,反正汉武帝很生气:连搞个社会调查都不让,过分!于是决定征服西南夷,在长安西南凿周长40里昆明池,训练水军以征伐,后由郭昌率数万巴蜀兵平定西南夷,并分土置郡县。

嗯,你觉得汉人不能打、不尚武吗?

南方丝绸之路由三条道组成——灵关道、五尺道和永昌道。

从成都出发,东支五尺道沿岷江至僰道(今宜宾),过石门关,经朱提(今昭通)、汉阳(今赫章)、味(今曲靖)、滇(今昆明)至叶榆(今大理);西支灵关道由成都经临邛(今邛崃)、严关(今雅安)、莋(今汉源)、邛都(今西昌)、盐源、青岭(今大姚)、大勃弄(今祥云)至叶榆;两线在叶榆会合为永昌道,西南行过博南(今永平)、巂唐(今保山)、滇越(今腾冲),经掸国(今缅甸)至身毒。在掸国境内,又分陆、海两路至身毒。

南方陆上丝路延续两千多年,孕育出茶马古道。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大后方出海通道被切断,沿南方丝绸之路故道开辟的滇缅公路、中印公路运输空前繁忙,成为支援后方的生命线。

北方丝绸之路源自明朝,是蒙古草原地带沟通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作为当时游牧文化交流的动脉,其由中原地区向北越过古阴山(今大青山)、燕山一带的长城沿线,西北穿越蒙古高原、南俄草原、中西亚北部,直达地中海北陆的欧洲地区。

北方丝绸之路的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整个欧亚大陆的地理环境中,沟通东西方交往极其困难。环境考古学资料表明,欧亚大陆只有在北纬40度至50度之间的中纬度地区,才有利于人类的东西向交通,而这个地区就是北方丝绸之路的所在地。这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的核心地区。

对于北方丝绸之路来说,大宗商品交换的需求起源于原始社会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中原旱作农业地区以农业为主,盛产粮食、麻、丝及手工制品,而农业的发展则需要大量的畜力(牛、马等);北方草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盛产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畜产品,而缺少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等。这种中原地区与草原地区在经济上互有需求、相依相生的关系,是形成草原丝绸之路的基础条件。因而北方丝绸之路还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

第三部分: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武帝时期。当时南方南越国与印度半岛之间的海路已经开通。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凭借海路拓宽了海贸规模,这时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起。

当时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同时,还有一条由中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

关于汉代丝绸之路的南海航线,《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派遣的使者和应募的商人出海贸易的航程说:自日南(今越南中部)或徐闻(今属广东)、合浦(今属广西)乘船出海,顺中南半岛东岸南行,经五个月抵达湄公河三角洲的都元(今越南南部的迪石)。复沿中南半岛的西岸北行,经四个月航抵湄南河口的邑卢(今泰国之佛统)。自此南下沿马来半岛东岸,经二十余日驶抵湛离(今缅甸之悉利),在此弃船登岸,横越地峡,步行十余日,抵达夫首都卢(今缅甸之丹那沙林)。再登船向西航行于印度洋,经两个多月到达黄支国(今印度东南海岸之康契普腊姆)。回国时,由黄支南下至已不程国(今斯里兰卡),然后向东直航,经八个月驶抵马六甲海峡,泊于皮宗(今新加坡西面之皮散岛),最后再航行两个多月,由皮宗驶达日南郡的象林县境(治所在今越南维川县南的茶荞)。

看看,动辄几个月,吓人!

汉末三国处于丝绸之路从陆地转向海洋的承前启后与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同曹魏、刘蜀在长江上作战与海上交通的需要,孙吴积极发展水军,船舰的设计与制造有了很大进步,技术先进,规模也很大。在三国后面的其他南方政权(东晋、宋、齐、梁、陈)也一直与北方对峙,也推动了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为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所以魏晋时期和隋朝唐朝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

唐朝后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阻断,代之而兴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尤其唐朝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以及非洲大陆的航路纷纷开通并延伸,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替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宋元时期由于北宋未能控制河西走廊、南宋更是无法涉足西北,海上丝绸之路反而得到长足的发展,逐渐有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迹象。当时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

宋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明显提高,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中国商船的远航能力大为加强。元朝在经济上采用重商主义政策,鼓励海外贸易,同中国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扩大到亚、非、欧、美各大洲,并制定了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性较强的外贸管理法则。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也进入鼎盛时期。

明朝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已扩展至全球,进入极盛时期。向西航行的郑和七下西洋,是明朝政府组织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曾到达亚洲、非洲39个国家和地区,这对后来达伽马开辟欧洲到印度的地方航线,以及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都具有先导作用。向东航行的“广州—拉丁美洲航线”(年),由广州起航,经澳门出海,至菲律宾马尼拉港,穿过海峡进入太平洋,东行至墨西哥西海岸。

清朝鸦片战争后,中国海权丧失,沿海口岸被迫开放,成为西方倾销商品的市场。从此,海上丝路一蹶不振,进入了衰落期。这种状况贯穿整个民国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

第四部分:丝绸之路的新生

纵观丝绸之路的发展,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开放和进取。同时丝绸之路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国家兴则丝路兴、国家衰则丝路衰。

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各种通道仍然富有生命力,在中国逐渐把握全球化贸易的现在,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了新生。

这就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TheBeltand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年9月和10月中国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截至年1月30日,中国与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值得注意的,和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个商贸之路、还是个文化之路一样,现代的一带一路也是个商贸之路和文化之路,甚至后者还重要一些,毕竟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所以中国和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人员交流也多了起来,而这些国家的发展水平往往低于中国,所以来华人员的素质就成了攻击和破坏一带一路的攻击点,这些势力的背后当然是那些妄图破坏一带一路的国家。

所以年7月,G7在美国牵头下搞了一个B3W计划,赤裸裸地扬言要和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对抗——

这些伎俩能得逞吗?

短期也许会、长期绝对不会。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且是唯一连续五千年的文明史可以保证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中国。

至于怀疑五千年历史的抄袭者,我去你姥姥的黑眼圈吧!

删封无常,只能在现有三个号游击迂回

所以请同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11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