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本文是作者《清林剑客聊古代名将》系列之17,汉代名将之李广的故事。要说成就,李广的成就没有同时期的卫青、霍去病那样的成就,但要说名气,李广绝对在此二人之上。他可是汉代的飞将军。当然了,李广的名气之所以这么大,可能和他是我们小学课本古诗的主角有关。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写过一首诗,其中两句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还有卢纶的诗句: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有这两首诗做铺垫,可以说,李广成了中国最有名在将军之一,还是神箭手,抵御匈奴的名将等等。下面,我们就来聊聊李广的故事!李广绝对算得上是名门之后,他的先祖是朝名将李信,所以,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李广的箭术也是非常的牛。初出茅庐,勇力获得文帝称赞到了汉文帝时期,李广开始出现在历史中了,汉文帝14年(公元前年),匈奴入侵,李广这时进入军队开始抵御匈奴,可能李广这方面比较有天赋据说是天生神力臂长如猿箭术高明,所以,李广射杀了不少入侵之敌,于是被皇家卫队看上,任为中郎将(皇帝的侍卫和随从),在汉文帝的身边,李广也是表现不俗,李广在汉文帝身边,于是多次随从皇帝狩猎,李广射猎,格杀猛兽,表现出身,只不过当时处于和平时期。于是汉文帝曾说:“可惜呀,你没遇到时机,假如让你生在高祖帝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有了汉文帝的赏识,我们相信,只要有一个机会,李广封侯应该不难吧!景帝时期,虽有战功,却因不懂政治而未获封赏到了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中,李广是周亚夫身后的一名小弟,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周亚夫平定了七王之乱,在昌邑城下,李广的勇力再显,冲锋向前,夺取叛军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声名鹊起。战功虽然大,但是李广却犯了一个政治错误,平定七国叛乱的前沿阵地梁国,私授军印给李广,而李广却还接受了。就这样,还师后,景帝有些生气,于是,李广虽立军功,但是却未得封赏。七国之乱平定后,李广后来调为上谷太守,在上谷郡,李广与匈奴打的不亦乐乎,可以说天天与匈奴交战。我们想想曾经的李牧是怎么和匈奴打的,再看李广,很明显李广的这种做法,就是太自恃自己的勇力,而忽略了身为将军应该做的事情。所以,当时和李广打配合的同事,典属国(可以理解为民族事务局)公孙昆邪就曾哭着对汉景帝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但他太自负了,竟然屡次与敌虏肉搏,我日夜担心他会牺牲啊。”于是朝廷调李广为上郡太守。后来李广又历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但李广到哪,都喜欢和匈奴对战,也因奋力作战而出名。当然,也有体现李广智谋的时候,有一次,李广玩了一把空城计。有一次,匈奴入侵上郡,此时,有一个景帝的近宦在李广军中协助整训。一天,这个宦官带着几十个骑兵在遇到了三个匈奴人,发生冲突。结果,几十人生生被三个匈奴给射死,连宦官也被射伤,李广得知情况后,带着百人奔力急追三人,最后射死两人,活捉一人。因为李广光顾着追击了,竟然没有发现已经离开城池几十里,这时,他们发现了大股的匈奴骑兵。众人都很害怕,只有李广镇定自若,叫大家不必担心。此时的匈奴骑兵,远远的看到李广的骑兵,担心李广他们是诱饵,后面有埋伏。所以,也是没敢贸然进攻。李广索性玩了一个更大胆的,直接带人来到了离匈奴二里地的附近。二里地的距离,匈奴骑兵如果冲过来,也就是三五分钟的事。李广的士兵大部分很恐慌。但李广命令大家假装放松,还随意的睡在草地上,甚至有一个贴近的匈奴将军还被他们射杀了。李广的迷魂阵果然奏效,最终,匈奴也没敢动他们,到了夜里,更是担心会被包围,撤走了。而李广也是轻松的回到了驻地。命运不济,累死累活,干不过写PPT的错过了七国之乱最佳建功时期,李广只能再等了,好在十几年后,到汉武帝时期,机会又一次的降临了,这回的汉武帝,受不了多年来汉朝被匈奴欺负,他决心要和匈奴决战了。李广虽然在指挥上没有表现出什么特点来,但其敢于和匈奴赤膊对打的精神让所有人都觉得他很厉害,觉得他是一个名将。于是,汉武帝将其调到与匈奴交接的边境抵御匈奴的骚扰。虽然李广为官清廉,在军营中与士兵同吃同住,丝毫没有将军的架子,爱兵如子,不忍看到士兵挨饿受冻,军队在他的治理下士兵们都非常听李广的话也愿意为李广拼命。但是李广的军务却实在很差,行军无严格队列、阵势,靠近水草丰盛的地方驻扎军队,为的是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中呢,简化各种文书簿册,但他远远地布置了哨兵,所以不曾遭到过危险。这点和曾经的周亚夫比起来,差远了,和同时期的程不识比,也差远了。在汉武帝的英明领导下,和匈奴大战就要开始了,李广也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好的机遇,他只要在和匈奴的交战中,有所斩获,封个侯应该不难。只可惜的是,时运不济的李广却出师不利。李广没有卫青那样有个好姐姐,能保举成为总指挥,也不像后来的霍去病那样,有个好舅舅照顾。第一次和卫青公孙敖公孙贺这四个人出征,李广从雁门关出发去出击匈奴。结果运气比较差的李广,遇到匈奴精锐,一向喜欢冲锋的李广,没有表现出大将的风范,他的队伍直接被打败,李广还被俘虏了,好在匈奴那边也是敬众这种蛮力勇士,没有杀李广,就这样李广从匈奴军队中逃了出来,他这一逃,竟然在匈奴军中传为佳话:哇那个李广啊简直跟飞将军一样好厉害。但在汉朝,当时的制度下,李广打了败仗并且还被俘虏是要杀头的,好在李广也有一些钱,于是花钱买命,赎了死罪,削职为民了。过了几年,匈奴又来,汉武帝又想起了李广,于是又给了李广一次机会,李广驻守右北平(就是现在的北京北部以及唐山一带),结果匈奴听到李广驻守,竟然不敢来犯,过了好几年太平日子。但太平日子显然不是李广,也不是汉武帝所乐意看到了,元朔六年(前年)李广又被任为后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的军队从定襄出塞,征伐匈奴。许多将领因斩杀敌人首级符合规定数额,以战功被封侯,而李广的军队却没有战功。李广第二次出征又无功而返。又过了两年,李广第三次出征,这次的李广和张骞(就是走出丝绸之路的男人)一起围攻匈奴大军,李广是到了约定地点发现对手的兵力远远多于自己,而自己的队友张骞却迷路了,没有办法面对兵力远多于自己的部队,李广死战两天,结果是所带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这时候张骞才慢悠悠的出现,解救了李广。不然李广可能再次被俘或战死了。但不过这时候联合军队已经失去围歼匈奴的实力最后机会。李广的个人实力还是得到汉军和匈奴军的肯定。但损失了兵马的李广还是什么战功都没捞到。李广之死,情商不足,逆商也不够的人终难成大事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把脾气拿出来,那是本能;把脾气压回去,才是本事。这段话是成功学中,的话,但用在李广身上,却也很是正确。李广就是那个经常在情绪上计较的人。也是一个不懂得把脾气压回去的人。这也注定他忙碌一生,却始终难以建立不世功勋!李广最初在被削职为民的时候,有一次外出找猎,回来时晚了,被霸陵尉拦在了关外未能通过,李广怀恨在心,到后来调到右北平时,便把霸陵尉调到了自己军中,然后借机杀了霸陵尉。做为一个将军,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要为自己的错误而记恨别人。这也许是李广最后悲情结局的原因吧。李广老了,都60多岁了,但是之前的一生,错过了太多的机会,使他一直未能封侯。李广心有不甘啊。第三次漠北之战开始了,这也是汉匈的巅峰对决,李广多次向汉武帝请求当前锋,谁都知道,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封侯的机会了。汉武帝最终无法拒绝李广的要求,但是却觉得李广的运气不佳,还是暗中叮嘱卫青不要让老将军冲在最前线。于是卫青一方面出于私心安排公孙敖打前锋。另一方面也是遵从了汉武帝的旨意,让李广走右路。负气的李广没找向导,就出发了,结果迷路了,最后没有和卫青的大部队会合,从而导致卫青没办法追击匈奴的大部队。两军汇合后,卫青派人向李广询问情况。但李广偏激负气的性格这时表现到了极致,他对卫青说:我从年轻时就跟匈奴交战,大小仗打了七十多场,这次好不容易随大将军一起征战匈奴,一没想到你把老夫安排到绕道的远路去策应,二没想到队伍会迷路,我已经六十多岁了,看来一切都是天意啊!说罢,就地拔剑自刎,以死谢罪。,就这样一代名将结束了自己的悲情的一生。李广虽难封,但后世却得到了极高的评价,这恐怕与唐朝姓李有直接的关系说实话单单凭李广这些战绩,确实不足以封侯,不要说和卫青霍去病这些有赫赫战功的名将相比,就是与自己的儿孙相比也是不如,他的儿子李敢跟霍去病追击左贤王斩杀无数,他的孙子李陵以五千对五万匈奴大军死战五日重创对手多余自己数倍人最后力竭投降。虽然李广没什么战绩,也没有封侯,但他在民间的名气却远远大过卫青和霍去病。主要原因是他的孙子李陵有个好朋友叫司马迁。还有就是,后世的唐朝姓李。李陵投降,好朋友司马迁给李陵求情,从而遭受宫刑,所以在自己的《史记》中给李广及其祖孙三辈很高的评价,特别是李广甚至给予他附上了一些传奇色彩。到了唐朝,李姓建国,急切的需要找一系列的名人认祖宗,先是找到了老子认为源祖,紧接着,又找到了李广。把李广也认为是自己的先祖。并将其封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李广在官方这个的地位开始提高,在宋朝又被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地位进一步提高。同时,唐朝的一些诗人们,为了向皇帝表示友好,也是极力的歌颂皇帝的先祖李广将军,就这样,诞生了无数写李广的诗,并传唱至今。李广难封,有多方面的原因,运气不太好算是一个原因,但是李广的性格,还有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也注意他的运气不可能很好。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这话还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职场人去思考的啊!本文参考资料《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十七史百将传》等。清林剑客聊古代名将,为你讲述古代位名将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83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