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戴竺芯实习生粟雪晴图据受访者在黄河流域,距今余年的山西夏县师村遗址,新发现了6枚石雕、陶制蚕蛹,或许映射着仰韶早期先民养殖桑蚕的生活;在长江上游,三星堆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都检测到了丝的痕迹,多年前的古蜀人将沟通天地人神的精神寄托在丝绸上。丝,是文明起源的一种表现。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丝绸没有迟到,也从未早退,担当得起“功勋”二字。它像一条涓涓细流,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年。到现在,它已拂去了远古时期那些“形而上”的精神意义,又轻轻薄薄、紧紧跟随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家蚕、缫丝织绸的国家。但丝绸起源于何时、何地,一直是难解的谜题。6月初,在浙江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周暘从蚕蛹说起,为我们讲述了寻丝的故事。周暘来自远古时期的蚕蛹形象并不孤立山西夏县师村遗址的考古发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6枚石雕、陶制的蚕蛹。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雕蚕蛹形象。蚕与丝,总是有着紧紧的联系。对于师村遗址的新发现,周暘自然也十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8195.html |